為進一步提升教師科研創新能力,做好2023年度國家基金申報工作。10月26日下午,學校召開2023年度國家基金申報動員會,校長馬志和出席會議,科研處全體人員、二級學院分管科研工作負責人、教師代表共150余人參會。會議由李祖欣副校長主持。
馬志和在動員講話中提到,國家基金項目有著鮮明的導向性和公認的標桿意義,對我校的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具有指導與引領作用,是推進學校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重要支撐。針對如何做好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工作,他強調:一要提高認識,全力參與。廣大教師應珍惜機遇,明確國家基金項目對學校、學院及個人長遠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青年博士,要能報盡報,提高項目申報率,提升申報書水平,才有取得成績的可能;二要主動作為,聯合攻關。注重項目申報過程的內外溝通,凝聚校內團隊與校外專家的集體智慧,發揮“1+1=1”的團結精神,“1+1>2”的協作精神將申報工作做實做精。三要強化責任,層層落實??蒲刑幒投墝W院要將國家基金申報作為重大任務落實責任,把控好時間節點和進度,建立“科研處-學院-教師”三位一體聯動機制,實現申報工作全程跟蹤,動態跟進。
李祖欣在主持會議時強調,要積極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最大程度地拓展和優化資源,全心全力營造良好科研氛圍,做好科研服務,推動學校國家基金項目工作高質量發展。最后他以自己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經歷為例,鼓勵大家要有百折不撓的韌勁,堅定信心、科學組織,只要錨定目標、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有所收獲。
設計學院毛攀云教授、智能制造學院青年博士沈若涵老師結合自己申報基金的成功經驗,就項目申請書中的研究題目與研究內容設計、研究目標和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方案及格式要求等多個模塊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分析,明確了申報書撰寫要求及注意事項,為參會教師提供了許多有益的思路與借鑒。
動員會后,學校邀請兩位資深專家分別就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為教師們作了國家基金申報專題輔導。